找到相关内容1925篇,用时3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略述唯识学对赖耶存在的论证

    转生,转生的形态取决于他生前的行为(业),行善者得善报,行恶者得恶报,有的可以进入天道、祖道(人间),有的则堕落入兽道,沦为畜生等。再如婆罗门教,他们也是以灵魂来建立生死的轮回,而在《阿含经》中是不承认...

    上恒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7153787347.html
  • 月溪法师讲四乘法门

    空洞洞的地方。这就是“前念已灭,后念未起”,“空无所有”,“真空妙有,妙有真空”,先天道“无极”之说,“惺惺寂寂,寂寂惺惺”的。是无善、恶、是非、烦恼、爱欲、思想,无知觉,无始无明境界。修小乘法门的人...

    月溪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9392089254.html
  • 月溪法师讲禅宗修法(2)

    :“不可说,不可说”,文殊菩萨赞净名曰:“乃至无有言说,是真入不二法门者”,老子曰:“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,行不言之教”,孔子曰:“予欲无言”,子思曰:“夫子之文章,可得闻也,性与天道,不可得闻也”,...

    月溪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9392389259.html
  • 发大誓愿第六 (1)

    世界众生有多少?如果照黄老居士的说法,那还得了!这个地方讲的众生并不专指人,而是六道众生:天道(欲界天、色界天、无色界天)、阿修罗道、人道、畜生、饿鬼、地狱。你晓得这里面有多少众生!假设这么多众生都成了...

    净空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355790127.html
  • 袁了凡佛学思想析论

    ,取“ 天道昭显,种善因得善果”之意。十一年(1583年)八月,三千善行圆满。九月十三日,复 起愿求中进士,誓行善事一万件。十四年(1586年)如愿登第,授河北宝坻知县。任内,省 徭役、治沟塍、辟旷土...

    任宜敏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8453990567.html
  • 互动中的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

    之家,必有余庆;积不善之家,必有余殃"来作答,以此来比附佛教的因果学说。其实,儒家的报应说是建立在其所谓的"天道观"上的,报应的主体不是行为者本人,而是他的家庭和子孙后代。而佛教主张自作自受,一切善恶...

    成建华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20291529.html
  • 商羯罗的解脱观及其思想渊源

    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三世,在空间上统摄天道、祖道(人间)、兽道(地狱)三道。每一类生物在其肉体消亡之时,其灵魂便在其生前的善业或恶业的结果的支配下,进入另一个新的躯体中,开始新的一轮生命,也即进入新的一轮...

    孙晶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20691538.html
  • 神会与妙悟

    封建社会发展到了后期,随着时代精神的衰落,以及文人萧瑟冥漠的审美心态,对宇宙天道与社会人事的认知,进入到自我意识的年代,这种自我意识建立在道家与禅宗的悟道意识与儒家的反思意识之上。老庄认为,所谓道德,...

    袁济喜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21991571.html
  • 论“超越”与中国“三教”的超越方式

    试图超越经验范畴,这种所与就会因人而异,它可能是先验理性、纯粹自我意识或者心性良知、理念或者“天理”“天道”、上帝或者“天”“命”,等等。这就是典型的存在论问题了。   总起来说,宗教的超越有三个前提...

    黄玉顺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45091624.html
  • 池田知久:孔子的宗教批判

    之言性与天道,不可得而闻也。”   《论语?尧曰》:子罕言利与命与仁。”的记载。根据以上两个例子,我们可以得知与“鬼神”相同,孔子也不太讲“天”、“命”。笔者认为,这大概是因为他本人对当时“天”、“...

    池田知久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024091883.html